教育培訓
最新資訊
- 近期中心服務器維護,部分證書查詢服務受影響
- 最新招聘信息:誠聘優秀的你,加入團隊
- 關于冒用我中心名義的聲明
- 廣東省金銀珠寶檢測中心全體員工:給大家拜年啦!
- 1月16日-17日,中心服務器維護,證書查詢服務受影響
珠寶常識
容易混淆的寶石-蘇紀石和查羅石
容易混淆的寶石
——蘇紀石&查羅石(舒俱來&紫龍晶)
蘇紀石(舒俱來)
蘇紀石,俗稱舒俱來。
這種美麗的紫色寶石是在上世紀70年代在開采錳礦的時候意外發現,但在80年代之前都沒有得到市場開發。盡管探明儲量極大,但這種不透明的礦石卻價格極高,這主要是因為唯一的礦源所處位置偏僻(在靠近非洲博茨瓦納的喀拉哈里沙漠),且開采必須要深至地下3200英尺(約 975米)。在80年代早期,曾被嘗試過按品種進行市場推廣,例如“皇家紫”、 “wesselite ”、 “薰衣紫”,但是都沒能夠引起關注。半透明的深紫色種(葡萄凍體)被視為寶石級的蘇紀石,由于存在極為稀少而價格奇貴。據估算,可被稱為寶石級的蘇紀石僅 占開采總量的不足0.5%。但是,最近蘇紀石開始變得流行起來,大量不透明的品種通常被加工成純銀鑲嵌的珠寶,并通過家庭購物和網絡拍賣進行銷售。這一類型的目前并沒有經過優化或合成。不過有時一種與蘇紀石相似的塑料會替代真品被應用于廉價珠寶的制造,其鑒別方法是用燒紅的針尖去接觸檢測,如果是塑料則會 融化并產生一種刺鼻的味道,而真正的蘇紀石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產地:蘇紀石產于南非喀拉哈里沙漠的含錳區域,日本和加拿大(魁北克)有零星小礦區。盡管蘇紀石的發現歷史很短,但是已有報道稱這種寶石資源已近枯竭。還未發現其他具規模的蘇紀石礦。
蘇紀石由很多種礦物元素組成,包括有鉀、鈉、鐵、鋰等。
1.晶系及結晶習性:六方晶系,單晶罕見,常為半自形粒狀集合體
2. 顏色:紅紫,藍紫,少見粉紅色
3. 光性:一軸晶,負光性
4.折射率:點測折射率通常為1.61,但有時由于其內部的石英雜質會測到1.54的低質;雙折射率為0.003
5. 吸收光譜:在550nm處有強吸收帶,411nm,419nm,437nm,和445nm有吸收線。這個吸收光譜是錳和鐵共同作用的結果
6. 摩氏硬度:5.5-6.5
7. 密度:2.74(+0.05)g/cm3
蘇紀石特征是:紫色、黑色都是呈現不規則類似塊狀、分散的色塊,沒有一絲一絲、蠟質的云彩紋路。
查羅石(紫龍晶)
查羅石于20世紀70年代發現于西伯利亞地區。查羅石呈紫色,故又被稱為紫龍晶。在查羅石表面,通常會有一些特別的旋渦,這些旋渦又被其中一些黃褐色的硅鈦鈣鉀石所隔離。圖片中黑色的石塊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霓石。這是一個細長狀的查羅石標本的照片,因此看起來就像是一條紫色的小溪。查羅石的主要組成成份為紫硅堿鈣石,常見少量霓輝石、長石和硅鈦鈣鉀石等礦物質。
查羅石是一種新開發的礦石,所以并不是所有銷售水晶或是寶石的地方都有的,查羅石具有優雅純正的紫色,顏色鮮艷,紫白相間,以紫為主,紫色、白色成細長纖狀無定向纏繞“扭”在一起,極似燒料,還有少量深綠色的斑塊局部分布,長纖狀互相纏繞,似眾龍云飛舞,形成一種非常獨特的美麗,故稱紫龍晶。
查羅石:
晶系:單斜晶系
顏色:淺紫、紫、白。
晶形:柱狀、纖狀。
光性:二軸晶(+)
折射率:1.505-1.559
解理:完全
摩氏硬度:6,密度:2.54―2.68g/cm3
結構:纖狀變晶結構,紫色、白色紫硅堿鈣石,結晶成纖維放射狀,受應力作用成纖狀變晶
產狀:正長巖與石灰巖接觸變質帶
上一篇:美麗的寶石原礦
下一篇:容易誤導消費者的寶石名稱